|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新大榭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模块1:数据与计算+ c0 U+ Q. b k& Y! K
1 T* O4 d7 {9 T0 V# O信息技术与社会的交互融合引发了数据量的迅猛增长,数据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模块针对数据(包括大数据)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分析数据与信息的关系,强调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模块是信息技术课程后续学习的基础。7 x0 o; }6 I5 W$ ?$ Z4 q
3 V. Q$ d W6 D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数据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合理处理与应用数据,掌握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根据需要运用数学化工具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认识到人工智能在信息社会中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逐步成为信息社会的积极参与者。
* L, x, S& r, ?& X6 C( i3 O& i) O5 l
+ ?* u5 t5 B! P: Z本模块包括“数据与信息”“数据处理与应用”“算法与程序实现”三部分内容。
& S: r9 T! l% @4 R% H, m8 g) G% R7 t) O+ }# f: S
[内容要求]1 H3 I; |3 i% V
! q- v" G f3 Y* l" _6 r, s
1.1在具体的感知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描述数据与信息特征,知道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 w5 Z9 [9 n' c) j+ c
! ^. a1 _4 u; g
1.2在运用数字化工具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认识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Q1 ?0 m5 x/ i
5 F. ~4 B, M7 v$ ~# i/ R" h1.3针对具体学习任务,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 s( i' t0 I0 t- _+ o6 G( b
q" I4 p- K2 A8 C8 C
1.4通过典型的应用实例,了解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 O6 C) s* d* b# L7 v& t, _
0 h0 |+ \( `3 v* B" G5 n1.5根据任务需求,选用恰当的软件工具或平台处理数据,完成分析报告,理解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意义。2 J* D1 [. C: v* K" v7 B+ a
* }% V# L b5 H" `
1.6从生活实例出发,概述算法的概念与特征,运用恰当的描述方法和控制结构表示简单算法。, L1 L F! X8 N! Y0 l, E# t2 F) u7 b
* @4 [8 P9 c( N
1.7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简单算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感受算法的效率,掌握程序调试与运行的方法。
7 v. E5 d4 z% @' ]" |
1 i. k6 b; U5 g: ?' f1.8通过人工智能典型案例的剖析,了解智能信息处理的巨大进步和应用潜力,认识人工智能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G8 k& S' |) R5 e5 s+ M3 Y
6 ^0 k ^* P2 d* D; e1 K
[教学提示]. f3 u% G. D. |! E( @
4 \+ j0 x# D6 p6 _' u! u在本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项目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信息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帮助他们探究数据与计算的知识,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计算思维。# O- p# ]! n$ s) T0 }! b
9 l! _! z! c4 ?0 p% ^6 Z(1)、借助数字化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体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活动,通过整合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字化工具(如移动终端、开源硬件、网络学习平台、编程软件、应用软件等)表达思想、建构知识。0 _0 d9 ~$ J: J! q
5 b+ O; f8 x2 p% J) J$ o例如:在小组研讨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等数字化工具,梳理小组成员在“头脑风暴”(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方法)活动中的观点,建立观点结构图,形成研讨报告。
& N! m; z# s& \, o9 s D4 h4 U: w3 H
(2)、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是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提供日常生活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分组探讨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方法,感受它们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6 G* |" K$ a& Y1 e& G0 b7 y+ N6 q( Q0 j" Z' k; L2 b
例如:通过“网络购书”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探究“网站为用户自动推荐商品的原因”,辨析网站获取用户数据的基本类型,了解基本的分析方法(如对比分析法、平均分析法等),思考网站数据可能会对用户产生的影响。, E: |5 j1 y3 |0 }
6 l) P8 ?8 D3 W6 b(3)、创设程序设计的活动情境,组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特点,通过小组学习,分析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 Z! x' h. ]' l9 X' _+ L' w
5 n* X4 K9 \8 R; C, {
例如:通过编程实现枚举法中的“百钱买百鸡”等经典案例,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设计“选课系统”“趣味小游戏”等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程序,培养学生利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A O0 K! ~3 c
) F/ P5 m7 b4 g
(4)、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可通过情境模拟或实景观察等方式,让学生体验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感受人工智能与社会各领域结合带来的巨大变化,思考人工智广泛使用可能会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应对策略。
1 v- @9 ~3 p. I: ] b) T
6 q. R" Y( h, W6 F; s; d2 H例如:通过研讨人工智能在智力竟赛及图像记忆挑战中夺冠、战胜顶级人类棋手等事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思考人工智能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可能会引发的社会问题。; ]1 F1 r" E% F" \7 q* h2 X# O
" U# ~5 F/ V5 m. k' \) \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或社会场所的信息中心,观察信息中心的组织和运行模式,了解信息设备的功能和维护方法,听取专业人员介绍数据处理的策略,体验信息中心在学校管理或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 f( L+ R- J h( I- ^5 L- g4 ~
) T, j; F0 f- \# W$ D: v[学业要求]3 p3 J3 I% x5 I
) {( r& E5 W0 X3 A& m9 x1 X学生能够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知道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掌握数字化学习的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开展学习( 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了解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能够利用软件工具或平台对数据进行整理、组织、计算与呈现,并能通过技术方法对数据进行保护;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分析报告(信息社会责任、计算思维)。依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设计和表示简单算法;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利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简单算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思维)。了解人工智能技术,认识人工智能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计算思维、信息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