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7-30 12: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场上战术

, s5 ]1 K% m- s" ~# [' B' S
, w s3 ]( m% ?- I8 m& `& Q
0 }' E, X/ A1 y常规阵形: b8 g' \" C1 \4 B/ f
4-4-2,由4名后卫4名中场2名前锋组成.由于使用了4名后卫这种阵形在中场的配置上很多变,包括:2边前卫+2后腰、2边前卫+2中前卫、2边前卫+1前腰+1后腰(即4-3-1-2阵形)、4中前卫等。
4 d. ?* V; P8 j* B5 x" O. K
1 h) p& ?" T9 G6 F0 b4-5-1,由4名后卫5名中场1名前锋组成。
, N _+ C/ a( Z" l2 w
: N# l5 }$ B+ H F! A' j: y5 I4-3-3,是一种倾向于进攻的阵形。由4名后卫3名中场3前锋组成。3名前锋使得球队进攻力大幅提升,但是中场的控制相对较弱。其中,3名前锋与3名中场配置决定了球队的进攻倾向。常见的1中锋2边锋+2后腰1前腰的阵形较倾向于从边路进攻(前腰往往也可向边路运动)。也有较少见的3中锋强打中路的阵形。% U- T ]+ _' Y7 T5 t; y$ `
5 W# D f. b/ l/ X1 E. D5 O4 H4-2-3-1,这个阵型其实就是由4-5-1阵型演变而来,这阵型最大的变革在于祭出双后腰,这能增强球队的防守。此外,在进攻上,这套阵型存在很大的变化。如三名负责进攻的前卫,可以平行站位,也能够与前锋形成菱形。
2 k, }* E& l2 y( s
: H5 S$ A: c! S7 J, V' s9 ?. c2 q 6 H- r- P3 |1 H
* ] i( m! X* I/ s* L
比赛战术
o. b% K/ v2 b: Y% Q+ p弧线球,足球运动技术名词。指使球呈弧线运行的踢球技术。足球在运行中,由于强烈旋转,使两侧的空气产生压强差而形成。由于球呈弧线形运行,故俗称“香蕉球”。踢弧线球时,脚击球的部位应偏离球的重心。常用于绕过位于传球路线中间的防守队员,或射门中迷惑守门员,使之产生错误判断。罚直接任意球时,用弧线球射门已是得分的一种重要方法。! u2 y! Z, N+ |3 d/ {% z e
( F+ }, H8 A5 o! S9 v ]" G( [) g ) T) G7 e/ {6 t' o5 O/ i& |
. _2 M9 x2 b' j1 g4 @3 Z2 o. [ u
鱼跃扑球,足球技术名词。守门员的一种难度较高的扑球技术。以与球同侧的一脚用力蹬地,异侧腿屈膝提摆,使身体跃出腾空扑球。因是腾身侧面跃出,增大了控制的范围,故能扑出用其他动作难以扑到的球。
1 c0 w _+ b2 i/ K# {
. t \4 l+ B' ~& x
& A/ E- I( J" T3 y4 w A9 L# h& I1 Q6 x- k# @ S, [+ Y
全攻全守,荷兰足球的代表,足球运动战术之一。一个队除守门员之外的10名队员都在进攻和防守的职责,称为“全攻全守”。根据比赛中攻与守的需要,每个队员都可到任何一个位置上发挥这一位置队员的作用。这一战术打破了阵式对队员的束缚,能充分调动和发挥队员的积极性的才能。同时,对队员在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和意志品质、战斗作风诸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74年第10届世界足球锦标赛中,米歇尔斯带领的荷兰队使用这种打法,拿到了亚军的位置,被誉为国际足球史上的第三次变革。
( B; K8 n0 I; }/ Q, a
7 e1 e3 j0 F( @8 h7 b6 m: l : l4 v! R) D! e4 ?' k+ |. |- i8 X
4 ]6 n, Z) f( g7 {* b
下底传中,足球运动进攻战术之一。指边线进攻中,通过个人带球突破,或集体配合把球推到对方底线附近,然后长传至对方球门前的战术方法。攻方在快速推进中,常乘对方防线阵脚未稳时,采用此法中间包抄以射门得分。2 c+ }) H% i6 H5 F
7 Z$ O% E/ a0 C1 V+ ^) E
$ e( P8 K/ T& f
) d5 ~( ^; w! K$ M7 t q3 k5 \' e/ y
外围传中,也称“45°角传中”,足球运动进攻战术之一。当攻方有球队员在边线附近与对方球门约成45°角的地区时,用过顶长传把球传向处于对方罚球区附近的同伴,供同伴用头顶球连续进攻,称为“外围传中”。尤其在守方队员已及时退回,且密集在球门前30—40米的地区,通向对方球门的路已被封住,或攻方有身材高大、争顶球能力强的前锋队员时,动用这种打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h/ c% G. }) H- L9 { J$ `
4 e% K9 q3 f9 \4 `% ?! B9 d0 d
0 v1 p( ]) Z/ X% n; ~! I$ b3 \( U4 K
交叉换位,足球运动战术术语。比赛中进攻队员为了摆脱对方的防守,在跑动中左右换位的战术配合方法。最常见的有:左侧的队员疾跑至右侧的队员前接球,右侧队员传球后,交叉跑到左侧位置。这一战术配合改变了队员只在本位置范围内活动的踢法,使之战术更变化多端。' s' v! r& ?) w" ]" c" K, L% G
+ k; w( }0 V } ^" h
: ]) ]' g q. ]
, c/ p; ~; Z& N. x( a长传突破,足球运动进攻战术之一。运用远距离传球突破对方防线的战术方法。当代足球比赛中,多用于快速反击时。防守队员在本方球门前抢截得球,利用对方压上进攻后不及回防的时机,长传给突前的同伴,以突破对方的防线。
; \+ O6 G" U1 a; y5 p; Y# i: a0 \. w
4 G6 v; _) A# t
; [9 V7 C& @( r8 Q0 R
4 ]# b- s+ z- X插上进攻,足球运动进攻战术之一,指位于第二、第三线的前卫、后卫队员,插入第一线参加进攻的战术方法。因有纵深距离,故容易摆脱对方的防守,且第二、第三线队员的插上具有较大的隐蔽和突然性。因此,更具威胁性。后卫插入前锋线直接参加进攻是全攻全守战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5 g) H/ ?6 K, v! O. u5 c2 ^' E) b1 S7 f* I6 _; _& B0 }+ ]

* g" l4 E6 G; R3 F
& e7 O( Q* F9 W- z: g: P ?/ ~补位,足球运动战术术语,比赛中集体防守的一种配合方法。指防守中本队一个队员被对手突破时,另一队员前去封堵。两人补位是集体防守配合的基础。防守队员相互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和角度,是进行及时补位的前提。过去主要指后卫线队员防守时的配合。当代足球采用全攻全守战术,补位的内容也有了相应的发展。担任锋与卫的队员之间在一次进攻中相互位置交换,也成为补位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而对补位队员的技术战术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U) }9 U. }5 X
5 i% C! Y. z P/ Z- R. ?
* Y( _! i, O" W- O$ I" F
- m, f4 _' H* D I5 P. q! i3 G密集防守,防守战术之一。球门前的30米区域常被称为“危险地带”。比赛中,双方为了稳固防守,往往组织相当多的人把守这一区域,形成密集状态,以加强保护,减少空隙,阻住对方的突破,称为密集防守战术。' |- }* F' S) h/ @6 S: ]
3 }; w8 F& K5 [0 }: v) n( q
+ e' k+ o9 A3 v2 L# U/ R: c
) B I( }7 V- t5 l: x f造越位,一种防守战术。根据规则:进攻队员在传球时,接球队员如与对方端线之间防守队员不足2人时则为越位。防守队员利用这一规定,在对方传球之前的极短的时间内,突然向前一跑,造成对方接球队员与本方端线之间有一个防守队员的局面,使对方越位犯规。
y* U0 [( P3 ]# V0 z* h9 Q: ]% Q9 E- O
% t) K- c8 I- C$ v. F
! n/ V; @: R7 z1 [ {7 \% c2 F8 U8 G
反越位战术,针对对方“造越位”战术而采取的一种进攻战术。当进攻队员觉察到防守者用制造越位的战术破坏本方的进攻时,及时改变传球方向,让在后面的队员插上接球或自己直接带球快速推进射门,从而使对方退防不及。. v9 B! W' c8 z5 w! f. z8 ^6 \
) N5 ]6 A( A3 M- n
# [3 V8 p1 T- u5 m. z+ ]6 X" q( p1 v5 w9 x
篱笆战术,也称人墙战术。在自己门前危险区域内,当对方罚任意球时,几个防守队员并排成“人篱笆”,以帮助守门员封住对方射门的部分角度。
, v" z# s5 X8 V1 \* f4 g5 L9 ^撞墙式二过一,比赛中进攻时的一种过人战术,即形成两人过一人局面时,二人一传一切,接球再传者一次出球,使传球者传来的球像撞在墙上一样,从而加快过人速度,故名。5 y4 Y( H- K6 e2 Z h6 O
* r4 ]2 D! j7 Q
: Z; s6 Q2 x5 S/ k3 t9 v `0 y) K1 s' z# f+ h( ]
梅开二度,单场比赛个人进第2个球,3个球被称为帽子戏法,4个球为大四喜,5个球最为人熟知的是五子登科。
5 }* {% }9 J, D# c# w倒挂金钩,
' k: I) {) B5 B9 d- v$ r8 W鱼跃龙门,鱼跃冲顶
# m2 O& r5 `5 i z, F8 o狮子甩头(蝎子摆尾)
2 V' B7 E9 S5 V( V j, w3 I' }5 a
. K& o4 \ h5 B- V+ V# U1 i& B
' A T+ G5 j. r9 E: B4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