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新大榭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手足口病3 A# j& g7 k0 a4 S/ u+ y: P
(Hand, foot and 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 m% j5 R( V' P$ b8 [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 i, O7 d# R/ |. k* U. F 潜伏期0 `' A) y; }8 ?* K: ?' r5 M8 P
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 h8 _1 h/ D( h+ n+ B 传染源
( T( Z2 e/ U3 C0 y2 m+ F6 ^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6 L% N; u9 l& v. Q8 T
传播方式' S& K5 r3 t z5 P& L6 H6 p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i5 I. i1 ~& j. u, p6 J
易感人群" S0 t1 t* O0 W4 W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9 _+ \( W7 i$ c
流行方式
( N |4 T/ B8 [: j/ y 手足口病. E2 V9 D6 r- L
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天津市两次较大流行,托幼单位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散居儿童。家庭散发,常一家一例;家庭暴发,一家多人或小孩子与成人全部感染发病。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6 \0 I% a+ `* Y% R! v, }( E 临床特征:' ?. |' T2 {* H. R( x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6 _9 q! @" n+ q 诊断5 i+ m6 n0 f5 t. s: u
手足口病: `5 f. N' @ J; k+ O
只是可引起口腔溃疡的许多种传染病中的一种,另一种常见的口腔溃疡的原因是口腔疱疹病毒感染,它使口腔和牙龈产生炎症(有时称口炎)。4 e2 I, |' B9 f7 {7 X& d- ^
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3 _+ D' j! }0 g* ]7 C0 a+ Y6 L
主要诊断依据
0 h, c7 m1 x0 {' {( p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5 o1 A1 o! u4 V* f5 e& |
1、好发于夏秋季节;; g- t. {) F8 w0 x
2、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3 Y$ M6 P+ w* G O+ i1 M
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而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 [8 k, ~9 {$ U/ P3 u 4、病程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
/ C. b/ K0 d. k; f& ]2 t5 r 预防原则
% |- k0 z2 K+ { u% g (一)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及时采集合格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 N/ A2 }: K. q! f( J/ t, G
(二)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7 i+ W! i# N6 M3 n4 k (三)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7 V! o" K. r$ a" B# ? (四)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2 [! j2 q% J/ s/ f" e
(五)流行时,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 s! w1 ~( i( W: J8 y (六)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7 S1 B- o9 M8 L8 u
(七)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M% e( I; i+ [6 Z
(八)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2 ], x7 }5 B5 c- K4 Q8 H$ z
(九)医院加强预诊,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