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新大榭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4 p) h; R* X: n) v, `
手足口病是一个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发疹性感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流行期间幼托机构容易发生集体感染。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7天。初期有咳嗽、流涕等感冒样症状,约半数病人有发热,多在38℃左右。口腔黏膜疹出现较早,开始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舌、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一般情况下,患者病愈7~10天后疱疹愈合,不结痂,不留瘢痕。少数病例可出现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脑炎、心肌炎、肺水肿、弛缓性麻痹等症状,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CoxA5)、肠道病毒71型(EV71)等。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其中夏秋季多见。如今天气渐渐转暖,清注意预防手足口病。# J& j0 n$ w I* f& t) Z# s$ N
手足口病很容易传染,不仅感染渠道普遍,而且可以感染的人群也非常广泛,各个年龄组均会发病,其中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传染病毒很容易潜伏在患者和所有感染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水、手、毛巾、水杯、牙刷、玩具、床上用品、内衣中。病毒还可通过咳嗽、喷嚏、谈话等日常接触传播给健康人,特别是幼儿。这类病毒隐性感染比较常见,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 ) _9 V/ d! |: _0 b+ t/ C; \; G7 B
到目前为止,手足口病还没有有效的预防疫苗,但只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手足口病还是可以预防的。以下几点请千万记住: A0 ]& j% F5 `( H5 _6 R1 ?
1.儿童、家长、托幼机构工作人员都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洁的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 ' G, h E$ f0 i1 H( b
2.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带孩子去人潮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 [8 E! a; x- R; ?) f3 t 3.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进行适度运动,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 K8 s! p9 D1 e* F |% A0 G. U
4.家长要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家禽、家畜要圈养,避免人、畜混住一处,尤其要减少儿童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4 s. N, w7 Y; o4 U/ G0 X. m) u
5.流行期间及流行地区,托幼机构及小学要开展学生晨检工作,及时发现疑似病人,及时报告和隔离治疗。托幼机构要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阻断间接接触传播。医院应加强预诊,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
3 @* w& q) {. m0 x3 K1 @! S0 W7 s 6.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如孩子是幼儿园小朋友或学校学生,还应及早告诉班级老师。孩子未彻底治好前,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学校上学,防止传染给别的儿童。
. o- r, V+ j' N8 X 7.孩子患病后应留在家中卧床休息,多喝温开水,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
|